盐铁论

《盐铁论》由桓宽根据西汉著名的“盐铁会议”编撰而成,书中主要记述了汉昭帝时期以民间贤良、文学为代表的儒家和以朝中大臣桑弘羊为代表的法家就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而展开的论争内容。《盐铁论》不仅较为客观地记载了当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情况,还反映了儒法两家在治国理念上的分歧以及儒家经济思想的确立过程。
疾贪第三十三

【原文】

大夫曰:“然。为医以拙矣,又多求谢。为吏既多不良矣,又侵渔①百姓。长吏厉诸小吏,小吏厉诸百姓。故不患择之不熟②,而患求之与得异也;不患其不足也,患其贪而无厌也。”

【注释】

①侵渔:侵夺公众的财物。

②熟:慎重。

【翻译】

御史大夫桑弘羊说:“确实如此。这就好比医生,本就医术不精,还贪图更多的报酬。那些官员,已经行为不端,还要进一步侵夺剥削百姓。上级官员对下级严苛,下级官员又将迫害转嫁给百姓。所以,我们不应该担心朝廷在选拔官员时不够慎重,更应该担心人们心中期待的贤才与实际上任的官员不一样;我们不应该担心朝廷缺乏人才,而应该担心官员们贪婪无度。”

【原文】

贤良曰:“古之制爵禄也,卿大夫足以润贤厚士,士足以优身及党,庶人为官者,足以代其耕而食其禄。今小吏禄薄,郡国繇役,远至三辅,粟米贵,不足相赡。常居则匮于衣食,有故则卖畜粥业。非徒是也,繇使相遣,官庭摄追①,小计②权吏,行施③乞贷,长吏侵渔,上府下求之县,县求之乡,乡安取之哉?语曰:‘货赂下流,犹水之赴下,不竭不止。’今大川江河饮④巨海,巨海受之,而欲溪谷之让流潦;百官之廉,不可得也。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⑤。故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也。”

【注释】

①摄追:追索。

②小计:指郡国的上计吏。

③行施:要求民众布施。

④饮:喝,此处意为“流向”。

⑤先之身:首先以自身作表率。

【翻译】

贤良之士说:“在古时候,官爵和俸禄的制度是这样的:卿和大夫的俸禄足够丰厚,可以使贤士得到适当的资助,士的俸禄也足以让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家族过上好日子,普通百姓如果成为官员,他们的俸禄就足以代替耕作,而依靠俸禄生活。但现在,小官的俸禄少得可怜,郡国的徭役频繁,有时还要远赴三辅地区,那里的粟米昂贵,他们的俸禄根本不够维持生计。日常家居用度都感到匮乏,一旦家事有变,就不得不卖掉家畜和产业。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应付各种徭役和差事,经常被官府追讨财物,那些负责统计的小官和有权势的大官,或是要求百姓布施,或是强行借贷,高级官员贪婪无度,从上到下,郡国的官府向县级官府索取,县级官府又向乡镇索取,乡镇又能向谁索取呢?有句话说得好:‘贿赂像水流一样向下流动,如果不流尽,就永远不会停止。’就像大河大川流向大海,大海接纳了,却期望小溪和山谷拒绝接受路边的雨水;在朝政腐败之下,想要官员廉洁是不可能的。如果想要影子笔直,就必须先把标杆竖直,如果想要下属廉洁,领导就必须首先以自身作表率。因此,贪污和不廉洁的根源在于领导层而不是普通官员,教育和训诫的关键在于政府而不是普通百姓。”

【原文】

大夫曰:“贤不肖有质,而贪鄙有性,君子内洁己而不能纯教①于彼。故周公非不正管、蔡之邪,子产非不正邓皙之伪也。夫内不从父兄之教,外不畏刑法之罪,周公、子产不能化,必也。今一一则责之有司,有司岂能缚其手足而使之无为非②哉?”

【注释】

①纯教:纯洁教育。

②无为非:不要为非作歹。

【翻译】

御史大夫桑弘羊说:“有德与无德的人各有其品质,而贪婪与卑鄙也是一种天性,君子能够保持自身的清廉,却无法教育那些贪婪之人变得纯洁。因此,周公并非没有试图纠正管叔和蔡叔的邪恶,子产也并非没有尝试改正邓皙的错误主张。像管、蔡那样不听从家教,像邓皙那样不畏惧法律制裁的人,即使是周公和子产也无法教化他们。现在,将官员的贪腐行为归咎于朝廷官员,朝廷官员难道能够束缚他们的手脚,不让他们为非作歹吗?”

【原文】

贤良曰:“驷马不驯,御者之过也。百姓不治,有司之罪也。《春秋》刺讥不及庶人,责其率也。故古者大夫将临刑①,声色不御,刑以当矣,犹三巡而嗟叹之。其耻不能以化而伤其不全也。政教暗而不著,百姓颠蹶②而不扶,犹赤子③临井焉,听其入也。若此,则何以为民父母?故君子急于教,缓于刑。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是以周公诛管、蔡,而子产诛邓皙也。刑诛一施,民遵礼义矣。夫上之化下,若风之靡草,无不从教。何一一而缚之也?”

【注释】

①临刑:监督执行死刑。

②颠蹶:跌倒,倾覆。

③赤子:初生的婴儿。

【翻译】

贤良之士说:“如果驷马难以控制,那是驭者的失误。如果百姓无法得到良好的治理,那是主管官员的过错。《春秋》批评的是领导者,而不是普通百姓。因此,在古代,当大夫监督执行死刑时,他们会停止娱乐活动,即使刑罚已经执行完毕,他们仍会反复感叹。这是因为他们羞于未能以德化人,而且对于罪犯身体的不完整感到悲哀。当政治教化不明确,百姓跌倒了却没有人去扶,这就像让婴儿在井边,任其跌落。如果是这样,怎么能做民众的父母官呢?因此,君子更注重教化而不是急于惩罚。通过惩罚一个人,可以纠正一百人;杀死一个人,可以警醒一万人。这就是为什么周公会诛杀管叔和蔡叔,子产会处决邓皙。一旦执行了刑罚,百姓就会遵守礼仪和正义。上级对下级的影响就像风吹草伏,没有人不受教化。为何还需要逐一捆绑他们的手足呢?”

上一篇:除狭第三十二
下一篇:后刑第三十四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 2017- 5000yan.com | 鄂ICP备13017733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