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

《盐铁论》由桓宽根据西汉著名的“盐铁会议”编撰而成,书中主要记述了汉昭帝时期以民间贤良、文学为代表的儒家和以朝中大臣桑弘羊为代表的法家就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而展开的论争内容。《盐铁论》不仅较为客观地记载了当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情况,还反映了儒法两家在治国理念上的分歧以及儒家经济思想的确立过程。
除狭第三十二

【原文】

大夫曰:“贤者处大林,遭风雷而不迷。愚者虽处平敞大路,犹暗惑焉。今守、相亲剖符①赞拜,莅一郡之众,古方伯之位也。受命专制,宰割②千里,不御于内;善恶在于己,己不能故耳,道何狭之有哉?”

【注释】

①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任命将帅郡守,把符节剖分为二,双方各执其一,作为信守的约证,称为“剖符”。

②宰割:分割支配。

【翻译】

御史大夫桑弘羊说:“贤士居于茂密的深山密林之中,即便遇到狂风巨雷,也不会迷失方向。而那些愚笨之人,哪怕行走在宽广明亮的道路上,也仍旧会感到困惑迷茫。如今的郡守、国相,他们亲自与天子分剖信符、共担政务,接受封赏和官职,他们的地位,无异于古时候的诸侯和方伯。他们奉皇帝之命,独断专行,统治着千里之地,不受中央政府的干涉;他们的名誉好坏,全凭自己的行为,如果蒙受了坏名声,那只是因为他们自身能力不足,又怎能怪罪于道路的狭窄呢?”

【原文】

贤良曰:“古之进士也,乡择而里选,论其才能,然后官之,胜职任然后爵而禄之。故士修之乡曲,升诸朝廷,行之幽隐,明足①显著。疏远无失士,小大无遗功。是以贤者进用,不肖者简黜。今吏道杂而不选,富者以财贾官,勇者以死射功。戏车鼎跃,咸出补吏,累功积日,或至卿相。垂青绳②,擐③银龟,擅杀生之柄,专万民之命。弱者,犹使羊将狼也,其乱必矣。强者,则是予狂夫利剑也,必妄杀生也。是以往者,郡国黎民相乘而不能理,或至锯颈杀不辜而不能正。执纲纪非其道,盖博乱愈甚。古者,封贤禄能,不过百里;百里之中而为都,疆垂不过五十,犹以为一人之身,明不能照,聪不得达,故立卿、大夫、士以佐之,而政治④乃备。今守、相或无古诸侯之贤,而莅千里之政,主一郡之众,施圣主之德,擅生杀之法,至重也。非仁人不能任,非其人不能行。一人之身,治乱在己,千里与之转化,不可不熟择也。故人主有私人以财,不私人以官,悬赏以待功,序爵⑤以俟贤,举善若不足,黜恶若仇雠,固为其非功而残百姓也。夫辅主德,开臣途,在于选贤而器使之,择练守、相然后任之。”

【注释】

①明足:出仕,做官。

②青绳:系官印的青色绶带。

③擐(huàn):套,穿。

④政治:政事得以治理。

⑤序爵:排列爵位。

【翻译】

贤良之士说:“古时候选拔进士是从乡村开始,逐级筛选,根据他们的才干进行评议,然后才授予官职,如果能胜任工作,再赐予爵位和俸禄。因此,贤士在乡里修身养性,通过筛选得以升入朝堂;在隐秘之地修行,一旦出仕便处于众人瞩目的显赫地位。即使与朝廷相隔遥远,录用时也不要忽视优秀的士人;不论功绩大小,都不要遗漏奖赏。这样,有才之人得以提升使用,无能之人则被淘汰。但现在,选拔官吏的方式杂乱无序,不再精挑细选,有钱人可以用财富买官,勇士则凭借战死求功。那些玩弄车鼎的杂技演员,也能跻身官场,功绩日积月累,甚至晋升为卿相。他们佩戴着青色的绶带,穿戴着银质的龟形印章,擅自掌握生杀大权,独断专行于众民之上。若是此人性格懦弱,就像羊领导狼群,必然导致混乱。若是此人性格刚强,就如同给狂人一把锋利的剑,必然滥杀无辜。因此,过去的郡国,百姓互相侵犯,无法得到妥善管理,有时甚至错杀无辜也无法得到纠正。那些掌管国家大纲的官员,如果不走正道,只会使混乱愈演愈烈。在古代,天子封赏贤能,领地不超过百里;在百里中心建立都城,从都城到边界不过五十里,即便如此,诸侯一人之力也难以兼顾,因此天子设立卿、大夫、士来辅助,这样,诸侯国的行政治理才能完善。而今天的郡守、国相,或许不及古代诸侯之贤,却要管理千里之地,主持一郡之众,施行圣君之德,擅定生杀之法,责任重大。非仁慈之人不能担此重任,非仁人之士不能进行治理。郡守、国相一个人的能力,直接决定了治理的好坏,千里之地的盛衰,都随着这一人的德行而变化,这样的职位必须慎重选择。因此,君主可以用财富私赏亲信,但不应以官职私赏;悬赏以待功绩显现,按序排列赐爵以待贤能出现,提拔善者如恐不足,罢免恶者如同仇敌,这就是因为恶者无功而祸害百姓。辅佐君主的德政,开启臣民的仕途,关键在于选拔贤能并加以重用,精心挑选郡守、国相,然后才能任命他们。”

上一篇:箴石第三十一
下一篇:疾贪第三十三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中...
正在加载更多评论...
已加载全部评论
© 2017- 5000yan.com | 鄂ICP备13017733号-10